谈 良 好 习 惯 及 养 成
校长、书记 梁哲
(2020年8月31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新同学:
大家上午好!
同学们,今天,我们迎来了全球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的新学年,开始紧张而又快乐的校园生活。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新加入湛爱高的790多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祝贺!祝全体同学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同时,祝全体教职员工在新学期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新的学年,孕育着新的希望和美好憧憬,我们每一位同学经过暑假休息与调整之后,又满怀信心地站在新学年的起跑线上,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同学们,人的成长、进步与三个因素最相关,一是习惯,二是价值观,三是毅力即坚持力。因为一节课的时间关系,我现在只跟大家谈谈习惯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与帮助。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作为高中生,在学校必须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C}{C}一、 {C}{C}高中生要养成的六大习惯
同学们,习惯是什么?有句谚语“习惯成自然”,就是指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不管什么时候都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和他人的提醒,都能自然而然地达到自动化程度或良好状态。作为高中生,在校读书时必须养成如下六个好习惯。
(一)锻炼身体的习惯。就是爱运动、爱健身的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周恩来曾说过: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欧洲思想家柏拉图也讲过: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据有关部门监测,近几年来我国中学生的身体形态和体能测试的数据告诉我们,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学生的体质反而下降了。不少学生一跑就气喘,一跳就心慌,那还拿什么去和未来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抗衡?熬“寒窗苦读”之程,是要以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为前提的。所以,我们要爱上运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强健起自己的体魄,积累革命的本钱,夯实成功的基石。
(二)日常生活的习惯。就是在吃喝拉撒睡行用等方面要有好的习惯。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的生活习惯就更加需要重视了。吃得节俭,喝得干净,拉撒文明,睡得守时,使用有度,行守规矩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起码习惯要求,只有这样,你才能一直处于积极的心境和正能量状态之中。古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里的善可以是一次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想法,也可以是一件很微小但是很好的事情;这里的恶可以是一个消极、负面的情绪或者不好的念头,也可以指代一次不好的行动作为。去做任何“善”事,即使这件事很微小;不去做任何微小的“恶”事,即使这件事看起来并没有多大影响:量变引起质变,习惯一旦形成,对人们的影响巨大。
(三)阅读书籍的习惯。就是有爱阅读、坚持阅读的习惯。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生成功的宝贵财富。阅读不会给你带来吹糠见米般快的好运,帮你立刻走上人生巅峰,但如果你坚持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就能够在潜移默化地丰盈你的灵魂,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提高你的品位,提升你的气质,融进你的骨子里,让你成为一个富有魅力、格调优雅的人。
(四)热爱劳动的习惯。就是有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恩格斯说:劳动使人类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人们通过劳动才会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了解到劳动的艰辛,知道知识、财富的来之不易,才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因此,一个人要生存、要自立自强、要成就事业就必须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习惯。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期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大中小学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五)勤于思考的习惯。勤于思考就是具有“打破沙窝问到底”的刨根问底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勤于思考可以防止“死读书”,不会人云亦云,从而提高人们的学习能力。勤于思考还可以帮助人们不断解开疑团,激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作为高中生,你们不但要勤于思考,还要养成独立思考、创造性思考,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和有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这样能让你们的思维更加多元化,更具创新性,养成独立人格。
(六)乐于助人的习惯。助人为乐就是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自觉和行动自觉。它是一种美德,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到精神愉悦,有利于身心健康,能营造一个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求人们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所以,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有利于纯洁自己的灵魂,乐于助人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高和人生格局大的体现。
二、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高人指点。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所以,作为学生我们要虚心讨教。古人还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同学们要在认真学习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的同时,参透悟懂老师讲授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思维逻辑,养成“既善学知识,又懂学的方法”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你的老师,个个都是高人,高人的指点可以解决人的智慧、觉悟及方向等问题,让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素养得到比较快的的发展。所以在养成良好习惯过程中,高人——老师们的指点应该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成本最低也是最为关键的投入。
(二)贵人相助。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你的人,能够为你指点迷津的人,便是你人生中的贵人。人在成长及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陷入低谷,这时候时候如果能得到别人助你一臂之力,走出困境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所以,希望同学们能互相帮助,互为贵人,携手共进。同学就是你的贵人,而你也是同学的贵人。同学们,贵人就在我们身边,别舍近求远哦。
(三)重在坚持。“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许多同学制定远大的目标,发誓要改变,要成功,要出人头地,可是雷声大雨点小,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不了几天,就喊累叫苦,偃旗息鼓,半途而废。一般而言,你的不成功,其实不在于你不努力,而在于你努力得不够,在于你的没坚持。有一个规律,要让一种行为成为习惯,至少需要坚持21天。所以,良好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它是后天积累、慢慢形成的,需要持之以恒。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专心听课。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是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听什么,怎么听?要做到两点:一是认真听老师讲课并注意观察老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有无疏漏等,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怎么做好。
(二)完成作业。作业即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作为知识巩固的媒介,我们学校规定的作业,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任务清单》,是同学们的课前、课程后的作业,它在指导你预习、自我测评、消化、吸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既能巩固、内化自己所学得的知识技能,同时又能产生新的学习欲望,所以一定要按时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
(三)坚持预习。我们学校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的预习环节,预习是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保证。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知识的障碍,提高听课的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加独立性,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因而坚持预习决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过程。
(四)经常复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并不一定脑子有多聪明,但一定具有良好的复习习惯。对于应该掌握的知识不可能一学就会,即使学会了,也不可能长期不遗忘。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复习是学习、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曲线指出,复习越及时效果越好,当天复习是最好的,还要做到定期复习,经常复习。每天要把复习作为一项固定的重要作业来完成,每天安排当天学习内容的复习,每周要安排整周学习的知识的复习,一个单元学完了要安排单元复习,还有其它的专项复习等。
(五)小结归纳。小结归纳不单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更是将无序的、碎片化的知识变为有序的、系统的知识,从而发现事物规律的过程。我们的学风要求教学要“探本究末”,要求同学们对每章每节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梳理、概括,统合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学们在课后必须有小结和归纳,这样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和关键点,从而找到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便日后顺利调用相关知识来解题、释疑,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
(六)多些做题。习题是针对具体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以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功多手熟”,平时要多做题,而且做完之后要及时总结、分析、归纳:一是回顾习题的求解途径、思路、涉及的知识点及应用的方法,自己所采取的是不是最佳方法,有无创新之处;二是把相关联的题型加以对比分析,寻找异同点,以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是要且做且思,找出自己容易出错、最薄弱的地方、环节,反复练习,弄懂弄通为止,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二次,犯重复性错误。
(七)用新技术助力。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未来社会是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资源等新技术、新业态将成为社会常态。因此,智慧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建设智能化校园,探索开展智慧教育模式,构建手机课堂,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运用智能学习终端助力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同学们在智慧课堂里,在老师指导下,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来改变学习条件、转变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时间空间,通过网络空间随时随地学习功课,接交作业,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自我测评学习结果等,从而提高学习质效,在实现学习的减负增效的同时,大大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同学们,好习惯可以使人们终身受益。精美源于细节,细节造就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再伟大的成就,都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说,师生教学像鱼游水,大鱼在前,小鱼在后,游呀游,不停的游,游久了,游的本事就大起来了。
同学们,为了梦想,我们必须振奋精神投入每一天。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从新学期的第一天、第一课、第一题、第一项活动开始努力吧,直至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件事。每一次努力之后,我们距离梦想又近了一点,我们一定要持续努力,直至它最终成为现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和老师们从今天开始,将陪伴你们高中阶段1000多天的航程,直到迈向新的航道。
祝同学们新学期学习进步、生活充实、身心健康!祝老师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