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 >> 校园动态>> 学校动态>> 正文内容

立足学校实际,推进手机课堂常态化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1日 点击数: 字体:

为了进一步落实梁哲校长提出的“手机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校本化范式”要求,使手机课堂教学改革稳妥、高质量推进,由教导处主办、装备中心协办的第二届手机课堂教学比赛展示活动圆满结束。

手机课堂是我校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中基于信息时代与师生实际所探索出的另一创新实践成果。为进一步巩固与推广该创新成果,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我校手机课堂教学常态化,本学期梁哲校长亲自牵头,带领其团队分别从理念、方向、技术与实践指导等方面为全校教师做了以《教育信息化之手机课堂》为主题的校本研修系列讲座。为检验老师们对手机课堂教学理论培训的实践效果,我校于61213日举办了第二届手机课堂教学比赛展示活动,来自11个学科的12位教师参加了比赛,各学科教师分别参与了随堂观课、议课。

教师观课

与首届手机课堂教学比赛相比,总体来说本次活动效果更胜一筹。一方面教导处充分听取专家和教师意见,以2017年新出版的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修改了本次手机课堂比赛评分标准。另一方面,参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娴熟、各种平台与资源融合运用更流畅,手机使用时间与方式安排更合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优势更明显。课前,学生以智能手机为学习终端,通过观看教师发送的微课和学习任务清单完成自主学习与自主检测,理解和应用知识,教师通过查阅和浏览学生上传的课前作业,了解学情;课中,教师通过手机创建扫码签到、拍照上传、问卷调查、习题发送等教学环节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分享学习成果,解决学习困难,组织问题探究,检测学习效果,吸收和内化知识;课后,学生可通过手机平台查看学习报告,总结学习心得,回放与复习参与过的课程各个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巩固与拓展所学知识,提升与评价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学生通过手机观看教师发送的微课,完成自学任务清单

 

 

互动、共享、高效的不同学科手机课堂

 

 

 

 课后,学生可查看学习报告,复习参与过的课程内容

 

 

 

本次比赛巩固了我校翻转课堂“两段七步”教学改革研究创新成果,搭建了教师学习交流与专业成长平台,提升了教师队伍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创新,推动了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建设进程,加大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学特色的推进力度。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